欢迎来到 - 大耳兔兔 - http://www.daertutu.com !

为什么不说完整的话(冯晓霞)

[04-28 00:35:50]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幼儿园教学策略   阅读:9398

概要:们正在进行的活动。这是为引出句型和集体统习用的。此外,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活动材料,如:橡皮泥、桌面积木、积塑片、图书、画笔……让他们每人都可以做不同的事,以免做句型练习时表达的内容太单一。集体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先请小朋友看墙上的画,并且讲出画上的人都正在做什么。孩子们都能够用比较完整的话正确讲述,如“老爷爷正在看报纸”,“小姐姐正在浇花”等等。之后,我请小朋友分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用所提供的材料开展活动。儿童活动一会儿后,我开始点名提问,请被点名的孩子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正在做的事。可没想到的是,孩子表达的内容的确不重复,但却不会说完整的话。每次我问:“ X X,你正在做什么呢?”孩子马上说:“捏橡皮泥呢!”“给娃娃穿鞋呢!”“做风车哪!”不仅不用“正在”两个字,连主语“我”也忘了说了!在我提醒请说一句完整的话之后,才会说“我正在捏橡皮泥呢”,“我正在给娃娃穿鞋呢”,“我正在做风车呢”,几乎每个孩子都需要这样提醒。这是为什么?我没想明白,您能否指点一下迷津?思文思文老师:很高兴您已经注意到《教育诊断》这个栏目,并坦然地把困惑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指点迷津”当然谈不上,就算我们的一次研讨吧!我认为,你的这次语言教学活动有两点特别值得赞赏:第一,你注意到要想让孩子说话,首先要

为什么不说完整的话(冯晓霞),http://www.daertutu.com


冯晓霞老师:

您好!

我订阅《学前教育》已有三年,虽然觉得有些文章写得很好,很能开阔视野,对我的工作也有诸多启发,但有时仍感不满足,因为我的一些具体问题难以从中得到特别有针对性的解答。前几天,我翻开今年的第一期杂志,发现了《教育诊断》这个新栏目,再看看里面的内容,原来是解答我们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我感到很高兴,并决定把自己的问题和困惑也摆出来,请您给诊断一下。

和小洁老师一样,我带的也是中班,今天请教的问题也是关于语言教育的。

上一个月,我按计划组织了一次语言教学活动。目标是让儿童学会用“谁正在做什么”这种句型说一句完整的话。我认为,这个句型属于“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要让孩子说明正在做的事。我知道,让孩子有话可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墙壁上张贴了几张人物画,画中人的动作明显,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这是为引出句型和集体统习用的。此外,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活动材料,如:橡皮泥、桌面积木、积塑片、图书、画笔……让他们每人都可以做不同的事,以免做句型练习时表达的内容太单一。

集体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先请小朋友看墙上的画,并且讲出画上的人都正在做什么。孩子们都能够用比较完整的话正确讲述,如“老爷爷正在看报纸”,“小姐姐正在浇花”等等。之后,我请小朋友分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用所提供的材料开展活动。儿童活动一会儿后,我开始点名提问,请被点名的孩子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正在做的事。可没想到的是,孩子表达的内容的确不重复,但却不会说完整的话。每次我问:“ X X,你正在做什么呢?”孩子马上说:“捏橡皮泥呢!”“给娃娃穿鞋呢!”“做风车哪!”不仅不用“正在”两个字,连主语“我”也忘了说了!在我提醒请说一句完整的话之后,才会说“我正在捏橡皮泥呢”,“我正在给娃娃穿鞋呢”,“我正在做风车呢”,几乎每个孩子都需要这样提醒。这是为什么?我没想明白,您能否指点一下迷津?

思文

思文老师:

很高兴您已经注意到《教育诊断》这个栏目,并坦然地把困惑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指点迷津”当然谈不上,就算我们的一次研讨吧!

我认为,你的这次语言教学活动有两点特别值得赞赏:

第一,你注意到要想让孩子说话,首先要为他们提供可说的内容,创造有话可说的条件,这一点非常好。因为语言就是为交流和表达思想而产生的。“思想”就是“语义”,即语言的“内容”。无内容而硬要表达,只能是挖空心思“挤牙膏”,或者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一点,常常是一些老师(包括中小学老师)所忽视的。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自己孩子上小学时的一件事。一次,孩子的作文只得了“3分减”。我看了看,语句、用词方面都还可以,问题可能出在内容上——太落俗套。一问,果然如此。老师的评分标准之一是看内容有无新异性,凡是班上有10位同学内容雷同的,一律“3分减”。作文的题目是《我真后悔》。结果

全班有一半以上人(包括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的作文如出一辙:我平时学习不努力,期中考试不理想,于是“我真后悔”,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其他同学即使写的不是这个内容,基本也是因不听话惹妈妈生气、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等等老一套。这种公式化的、甚至胡编乱造的文章的确该得低分。而且也不能说这个题目出得不好,因为它本身十分开放。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们每天从学校门到家门,生活那样单调平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值得后悔的事情呢?!所以,提高语言表达(包括作文)水平,首先要在让儿童“有话可说”上下功夫。

当然,说话的内容不一定都要临时提供,平时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经验,从他们感兴趣并且有生活经验的“题目”中选择谈话的内容,都能让孩子“有话可说”。 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也非常重要。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灵”,再丰富的生活也会视而不见,引不起反应。

这个问题可能扯远了,毕竟你的“句型练习”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谈话。但是,在这种相对简单的语言活动中你都能注意这个问题,因此就更值得赞许了。

第二,你对“正在……”这个句型的分析是正确的,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也的确非常有利于儿童去感受、体会什么是“正在”。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孩子不用完整语言表达的情况呢?

简单地说,因为你所提供的“一问一答”式的语言情境,是一种“对话”情境,而“对话”式语言是不需要完整的,因为有些内容已经“包含”在双方共处的同一背景中了,即使不说,相互之间也完全能够明白。不是吗?每一次你问孩子“小刚,你正在做什么呢?”“娟娟,你正在做什么呢?”孩子都直接回答:“捏橡皮泥呢!”“做风车呐!”——既不说“我”,也不说“正在”,因为他们知道你问的是他,即使不说“我”,你也不会理解成别人;你问的是他现在在做的事,即使不说“正在”,你也不会理解成是已经做过或还没开始做的事。句子简略、压缩、不完整,以情境、表情、动作作语言的补充,这就是对话式语言的特点。因此,在你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不说完整的话,不是不能,而是不需要。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且能让对方明白,为什么非要舍简练而求繁杂呢?

也许你会说,会用完整的语言清晰地表达思想是幼儿教育的目标呀!这当然是www.daertutu.com。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求儿童必须使用完整语言。完整语言主要发生在独自向别人叙述一件事,即运用“独白”语言时。由于听的人不一定与讲述者有共同的经历,所以讲的人要尽量说得完整、连贯,以便让听的人能够明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独白”式语言活动(如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报告“新闻”,讲故事,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等等),为儿童提供学习、练习用完整句表述的机会。

我们希望儿童说完整的话,而给他们提供的却是不需要完整语言的“对话情境”,这就难怪孩子们不能让我们满意了!其实,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灵活地使用适宜的语言形式,是儿童的一种“语用技能”。在现在的语言教育中,发展儿童的语用技能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对此,我们的语言教育明显关注不够,这是应该改进的。

这样的答复,不知是否能让思文老师满意?如有问题,欢迎再来信。

冯晓霞



标签:幼儿园教学策略幼儿园教学大全,幼儿园营销策略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