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大耳兔兔 - http://www.daertutu.com !

关于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反思

[04-28 00:34:27]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幼儿园教学策略   阅读:9825

概要:已有的手段和方法利用不够。有位老师上《我的好朋友书包》这个活动,她使用了多媒体,可能教师想运用卡通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但结果却强差人意,呆板的画面不但没有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也看不出所展示的画面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任何帮助。 本来多媒体可以提供一个丰富、生动的界面,形象生动的展示所传授的内容,有益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我们不能也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呀。本来对书包进行探索就是一个操作性强且直观形象的活动,与其费力不讨好的去制作课件还不如在活动环节设计上多下功夫。还有位老师在活动中也是投放了大量的材料,有看的、听的、吃的、操作的,但很多的材料的投放在该活动中看不出有何价值,特别是她出示的几幅图片更显得盲目,让人不知所谓。还有位老师上的一个语言活动,因为我晚到了,错过了听她说课,没有弄清楚她的那节课是为了增强幼儿对故事的兴趣而插入了统计,还是为了学习统计而设置了故事情节,但事实上幼儿不管是对统计还是故事情节都缺少兴趣,本来统计和故事都是 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但我们不能科学的利用和选择,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这些都表现出我们 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不够慎重。而有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情景创设法。情景创设法是根据幼儿易受情节、情绪感

关于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反思,http://www.daertutu.com

关于教学中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反思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是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逐渐促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以及对先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探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什么学什么、哪些是孩子们需要的、哪些是适合孩子们的、哪些是有益于孩子们发展的”这个问题,从教师们对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看出已基本能够把握。而对于“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尽管实践层面的教师作出了较多的思索和尝试,但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依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形式化。

“怎样教怎样学”最凸显的问题表现在了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上。在前段时间的观摩学习中,执教的几位老师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要么是滥用了教学手段和方法、要么是对已有的手段和方法利用不够。

有位老师上《我的好朋友书包》这个活动,她使用了多媒体,可能教师想运用卡通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但结果却强差人意,呆板的画面不但没有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也看不出所展示的画面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任何帮助。 本来多媒体可以提供一个丰富、生动的界面,形象生动的展示所传授的内容,有益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我们不能也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呀。本来对书包进行探索就是一个操作性强且直观形象的活动,与其费力不讨好的去制作课件还不如在活动环节设计上多下功夫。还有位老师在活动中也是投放了大量的材料,有看的、听的、吃的、操作的,但很多的材料的投放在该活动中看不出有何价值,特别是她出示的几幅图片更显得盲目,让人不知所谓。还有位老师上的一个语言活动,因为我晚到了,错过了听她说课,没有弄清楚她的那节课是为了增强幼儿对故事的兴趣而插入了统计,还是为了学习统计而设置了故事情节,但事实上幼儿不管是对统计还是故事情节都缺少兴趣,本来统计和故事都是

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但我们不能科学的利用和选择,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这些都表现出我们 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不够慎重。而有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情景创设法。情景创设法是根据幼儿易受情节、情绪感染的特点而创设的一种幼儿认同的氛围和情景,能有效调动幼儿情绪并使之积极投入。情景创设法在幼儿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某些老师就运用得有些形式化了,只是走了一下过场,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像有位老师在执教美术活动《可爱的小蝌蚪》时,她就设置了青蛙妈妈找孩子的情节,青蛙妈妈(一教师扮)告诉大家她的孩子不见了,想请人帮他找一找。孩子们都替它着急,愿帮它找孩子大家热烈的讨论着它的孩子是什么样,并四处去找,可青蛙妈妈却就此消失再无踪影。我们先不谈青蛙妈妈表演的煽动性,我们就说孩子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孩子了,可它自己却不见了踪影,试问孩子们还有没有找小蝌蚪的积极性。情景创设应自始至终让幼儿处于一种情景中,让他们保持活动的热情,而不是走形式做过场。像这个活动,我们既然有了青蛙妈妈,何不让它从头至尾的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一起讨论、一起绘画、一起平价呢?这样孩子始终被一种情绪激励着,他们的情绪情感以及对事物探索的激情不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了吗?

以上几位老师对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虽然只是个别的例子,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教师中广泛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比如《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在对活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的是教学手段与方法和教学内容之间、幼儿主体之间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的桥梁,这座桥梁的基点是有利于引发和

支持幼儿活动并且要促进主客体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而不是教师主观的为了使活动形式新颖而去堆砌或滥用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我在做什么?”可能很多教师一个活动做下来,她自己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为什么?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肯定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都应存在两方面的目标,一是“学”的目标,也就是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二是“教”的目标,是教师对怎样实现幼儿学的目标的思考,是对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的目的所在的回答,是对“我在做什么”的把握。但操作的课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学的目标,而忽视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教的目标,教师对自己为什么这样教是盲目的,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教或为了这样教而这样教,教师的“教”缺少目的性。正因为“教”缺少目的性而导致了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滥用和形式化,使整个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显得生拉活拽,很不流畅。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是主体,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属,但“教”是主导,是“学”的方向,试问“导”都没有目的性又怎能给“学”指引方向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的目的性,让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严密安排、有的放矢。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行云流水的美感,才能让幼儿得到最有益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教学策略幼儿园教学大全,幼儿园营销策略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教学策略

《关于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