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找好“突破口”
概要: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崛起”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兴起”,我们联系课题和课文内容便会明白,“崛起”在文中指——生1:中华发展。生2:中华振兴。师:对,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的理解会更准确。“之”在这儿当什么讲?生:当成“的”讲。师:课题连起来是什么意思?生1: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生2: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生2: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自己读吧。(生自由读书10余分钟,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词)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文中有一词与“中华崛起”正好相反,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个词。(生快速浏览课文)生:中华不振。(师板书:中华不振)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再次默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学生潜心读书,勾画相关语句,批注阅读感受;之后,师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相关语句,重点挖掘课文第8自然段:一妇女哭诉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的场景,引领学生品读、议论、想象、感悟,体会“中华
阅读教学要找好“突破口”,http://www.daertutu.com
听了同事一节阅读教学课,内容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其教学流程先导入课题,学生读题;再质疑周恩来在什么情况下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后,教师开始逐段串讲课文。综观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其间不乏学生品读感悟、交流议论环节,但重难点不突出,主线不明朗,繁杂枝蔓,有支离破碎之感。
课后,与教者交流时谈到此点,授课教师也深感困惑。从最近听的十几节阅读教学课中,笔者发现教师串讲课文现象极为普遍,致使阅读教学费时低效。
张庆先生提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阅读教学主张,其实质就是抓住课文的“文眼”,抓住“文眼”也就找到了文本突破口。教学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顺着这根“藤”,就能摸到文本中的“瓜”,让阅读教学事半功倍。请看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题)请大家读一读课题——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兴起”,我们联系课题和课文内容便会明白,“崛起”在文中指——
生1:中华发展。
生2:中华振兴。
师:对,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的理解会更准确。“之”在这儿当什么讲?
生:当成“的”讲。
师:课题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1: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生2: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2: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自己读吧。
(生自由读书10余分钟,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词)
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文中有一词与“中华崛起”正好相反,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个词。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再次默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
(学生潜心读书,勾画相关语句,批注阅读感受;之后,师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相关语句,重点挖掘课文第8自然段:一妇女哭诉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的场景,引领学生品读、议论、想象、感悟,体会“中华不振”)
上述教学,教者摒弃逐段讲读,从课题开始,引导学生读题释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读书之后,回归课题,在文中找出“中华崛起”的反义词——中华不振。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紧扣“文眼”——中华不振,这条主线来教学,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段,通过品读、议论、想象、说话,深入解读,多元感悟“中华不振”,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此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笔者以为,找准“文眼”,需要教师深入反复研读文本,读进去,更要走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诚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此话通俗而深刻地道出了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教材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构,才能找到“文眼”,找准“突破口”,课堂才会风生水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作者:张道明
单位:四川省屏山县大乘镇柏杨小学
来源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