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大耳兔兔 - http://www.daertutu.com !

帮助孩子摆脱恋物怪圈需三箭齐发

[04-28 00:35:50]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幼儿心理   阅读:9305

概要:前不久,妈妈以讲卫生为由,将叶凡的玩具熊扔到了垃圾站去,结果叶凡整整哭了一天,水米不进。 曾经在美国留学的爸爸责怪妻子伤了孩子的心,说:“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都有恋物病,小时候的玩具一抱就抱到小学毕业。那些孩子大了也很正常,要顺其自然。既然孩子觉得抱着旧玩具熊安心,就让她抱着吧。” 可叶凡妈妈仍觉得不放心——除了那只玩具熊以外,叶凡没有对任何其他的人和事表现得如此依恋。她好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幼儿园从不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上课时不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嗫嗫嚅嚅,像蚊子哼。而且她遇到事情就退缩,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旧玩具熊自言自语地躲在角落里,这样的孩子,再过几年,如何如鱼入水般融入社会群体中去呢?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 叶凡的例子绝非个别,她患上的是儿童“恋物瘾”,叶凡妈妈的担忧在年轻父母中也并不特别。 其实,儿童的“恋物瘾”——一种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会使患者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该“恋物瘾”大抵是因为安全感匾乏引起的。以前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在注重亲子关系的中国比例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教子模式的日益西化,日益强调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比重,而忽略亲情的互动式

帮助孩子摆脱恋物怪圈需三箭齐发,http://www.daertutu.com

  你的孩子会经常将自己的旧包被、洋娃娃之类的东西紧紧地抱在怀里吗?一旦你从孩子的怀里夺去这些东西,他(她)就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即使到了床上也迟迟无法入睡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得警惕了。  
  放不下的玩具熊  
  5岁的叶凡从来没有离开过她1岁左右玩过的那只玩具熊,尽管在她“百宝箱”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崭新的玩具熊,但她一点也不喜欢。爸爸妈妈极尽“哄劝利诱”之能事,要叶凡放下那只又脏又旧的玩具熊,都遭到了叶凡近乎拼命式的反对。  
  几年来,叶凡不论是到爷爷奶奶那儿去还是到叔叔婶婶家,甚至是跟着父母到外地旅行,旧玩具熊一直是第一重要的东西,必须得把它紧紧抱在怀里,甚至用嘴撕咬着才能安静下来。如果她发现旧玩具熊没带,一定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即使到了床上也迟迟无法入睡。妈妈感慨道:“这孩子有些神经质,真难带。”前不久,妈妈以讲卫生为由,将叶凡的玩具熊扔到了垃圾站去,结果叶凡整整哭了一天,水米不进。  
  曾经在美国留学的爸爸责怪妻子伤了孩子的心,说:“很多美国家庭的孩子都有恋物病,小时候的玩具一抱就抱到小学毕业。那些孩子大了也很正常,要顺其自然。既然孩子觉得抱着旧玩具熊安心,就让她抱着吧。”  
  可叶凡妈妈仍觉得不放心——除了那只玩具熊以外,叶凡没有对任何其他的人和事表现得如此依恋。她好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在幼儿园从不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上课时不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嗫嗫嚅嚅,像蚊子哼。而且她遇到事情就退缩,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旧玩具熊自言自语地躲在角落里,这样的孩子,再过几年,如何如鱼入水般融入社会群体中去呢?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  
  叶凡的例子绝非个别,她患上的是儿童“恋物瘾”,叶凡妈妈的担忧在年轻父母中也并不特别。  
  其实,儿童的“恋物瘾”——一种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会使患者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该“恋物瘾”大抵是因为安全感匾乏引起的。以前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在注重亲子关系的中国比例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教子模式的日益西化,日益强调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比重,而忽略亲情的互动式享受,有“恋物瘾”的儿童越来越多。 说到底,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孤独症的表现,容易培养出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人格特征,这些幼儿容易出现在:  
  1.住房条件宽裕,自1岁起就开始在儿童卧室里单独入睡的家庭;  
  2.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严肃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的家庭;  
  3.虽然表面上注重孩子的早期开发,但实际上却认为孩子嬉戏玩闹是“浪费时间”的家庭;  
  4.孩子与暴力动画相伴成长,与电视长期为伍的家庭……等等。 
  儿童教育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瘾”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么预防或逐步减除幼儿的“恋物瘾”,也要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入手,争取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具体方法,您可参照以下内容进行尝试:  
  1、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注意拥抱和拍抚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得一幅好画或弹出一首钢琴曲时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后者更多的是在两代人之间找到一种无声的和解方式。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做他的“精神保险带”。  
  2、就算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所有的孩子都在本能上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襁褓包被之类物体“脱瘾”。  
  3、弄清九成以上恋物儿童会对小包被、小拖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后,做妈妈的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  
  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绒布熊家族(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它的表弟们),让孩子选择使用的话,孩子恐怕就会领悟到:这是无生命的物质,而不是有感情能交流的人。  
  意识到这些,就有利于帮助他们走出与“恋物”相守的封闭天地,接触到外面世界的充沛阳光。 

  采编自《亲子》


标签:幼儿心理幼儿心理学大全,幼儿教育心理学优生优育 - 幼儿期 - 幼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