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04-28 00:34:27]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特殊教育 阅读:9346次
概要:为幼儿稚嫩的心灵在成人称赞他人时,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怀疑、怀疑自己能力有限,怀疑 成人因此不喜欢他。这种怀疑一旦出现,就会折磨着孩子,使他恐惧别人优于自己。为了排除恐惧,他要么逃避现实,自我封 闭;要么主动出击,诋毁否定他人。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成人应注意在称赞他人,树立榜样的同时,给予孩子客观的 肯定,使其看到自身的优点,鼓起向上的激情、并为其指出不足,以帮助他明确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的是,有意表扬 他人来奚落、嘲讽孩子,这样做不但不会唤起孩子上进的愿望,只会激起孩子对他人优点的嫉恨之情。 第三,及时强化、提出要求。家长、教师对孩子学习他人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提出更高层次 的要求,使孩子感到“我也能做得同样好,甚至还会更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使孩子体会到了由“我为他人喝彩 ”到“别人为我喝彩”的内涵,从而意识到没有“我为他人喝彩”,也就不会有“别人为我喝彩”。只有真诚地为他人喝彩, 勇于正视他人的优点,我们才能找出自己的差距,才能迎头赶上,取得新的成就。 所以,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喝彩”,必先走出“小我”的“自我包围圈”,撤去为灵魂自设的屏障,真诚地 、自信地“为他人喝彩”。家长们、老师们,你们做到了吗?请记住,妒忌成性的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http://www.daertutu.com对于父母、教师而言,要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摆出实绩,以“据”服人。这是指家长、教师在表扬其他孩子时,应注重列举具体事例,以事实根据帮助幼儿 理解他人的可取之处。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成人用类似“有礼貌”、“勤快”、“懂事”这种 概括性较强的词汇来赞扬他人,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其内涵,不利于孩子的行为模仿。而且,由于没有个体实例,孩子很难信服 ,容易产生“教师有意偏袒”或“父母有意刺激我”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感。所以,成人在向孩子赞扬他人时,应注意描述实 绩,使孩子心服口服,并有“例”(事例)可仿、有“行”(行为)可效。
其次,肯定优点、找出差距。这里要求家长、教师在表扬称赞他人,引导孩子向他人学习时,不要忘记肯定孩子现在 的优点,并与其对照找出差距。因为幼儿稚嫩的心灵在成人称赞他人时,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怀疑、怀疑自己能力有限,怀疑 成人因此不喜欢他。这种怀疑一旦出现,就会折磨着孩子,使他恐惧别人优于自己。为了排除恐惧,他要么逃避现实,自我封 闭;要么主动出击,诋毁否定他人。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成人应注意在称赞他人,树立榜样的同时,给予孩子客观的 肯定,使其看到自身的优点,鼓起向上的激情、并为其指出不足,以帮助他明确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的是,有意表扬 他人来奚落、嘲讽孩子,这样做不但不会唤起孩子上进的愿望,只会激起孩子对他人优点的嫉恨之情。
第三,及时强化、提出要求。家长、教师对孩子学习他人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提出更高层次 的要求,使孩子感到“我也能做得同样好,甚至还会更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使孩子体会到了由“我为他人喝彩 ”到“别人为我喝彩”的内涵,从而意识到没有“我为他人喝彩”,也就不会有“别人为我喝彩”。只有真诚地为他人喝彩, 勇于正视他人的优点,我们才能找出自己的差距,才能迎头赶上,取得新的成就。
所以,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喝彩”,必先走出“小我”的“自我包围圈”,撤去为灵魂自设的屏障,真诚地 、自信地“为他人喝彩”。家长们、老师们,你们做到了吗?请记住,妒忌成性的成人是不可以培养出心胸开阔的孩子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不仅是孩子所需要的,而且所有人而言,更具有广泛的涵义。
标签: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概念,优生优育 - 学龄前 - 特殊教育
上一篇:什么是嫉妒心理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相关文章
最新《特殊教育》
热门《特殊教育》
- · 早教对疾病婴儿意义非凡
- · 聋人的猜疑心理分析
- · 方盒子现象
- ·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 · 怎样保护聋儿的残余听力
- ·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矫正
- · 孩子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
- · 培养幼儿意志力的五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