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大耳兔兔 - http://www.daertutu.com !

快乐双休 快乐体验

[10-15 21:20:15]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幼儿教师文档   阅读:9752

概要:动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完善家教指导、摒弃家园主从观念,树立平等、合作意识,构建健康新型的家园关系是当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向,如何和家长树立互助、对话的关系,如何在家园亲子活动中让家园教育和谐同步,引起了社会、幼儿园、家庭的极大关注和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地让家园互动、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内容上、时间上、地点上等方面的拓展和创新,让教师和家长和孩子共同发起、共同参与、共同指导、共同建构、共同实施的“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是我园家园共育的一种新途径。 所谓“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就是指:教师、家长针对班级实际及相关契合点,可以是班上存在的某一具体问题,也可以是共同感兴趣的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共同策划,以节假日、双休日为主要的具体活动时间,以某一家庭或几户家庭为主要参与者而组成的自由组合式的大小群体,把大自然及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活动场景,以拓展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空间为主要目的,让家长、孩子体验、感受愉悦活动氛围,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而开展的各种有益活动。 二、“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的产生

快乐双休 快乐体验,http://www.daertutu.com

    一、问题的提出
 
    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所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家长工作提出的家园共育新理念。在以往的家园合作中存在着:家园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开展的亲子活动大部分由教师组织策划并定位在幼儿园内,没有向外延伸,家长只是来园配合参加;角色任务不平等,教师操纵,家长操作,家长的需要和想法得不到满足,家长始终处在被动服从地位等问题。随着“家园合作、同步共育”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家长会、家访、联系卡、家长留言等家园互动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完善家教指导、摒弃家园主从观念,树立平等、合作意识,构建健康新型的家园关系是当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向,如何和家长树立互助、对话的关系,如何在家园亲子活动中让家园教育和谐同步,引起了社会、幼儿园、家庭的极大关注和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地让家园互动、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内容上、时间上、地点上等方面的拓展和创新,让教师和家长和孩子共同发起、共同参与、共同指导、共同建构、共同实施的“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是我园家园共育的一种新途径。
 
    所谓“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就是指:教师、家长针对班级实际及相关契合点,可以是班上存在的某一具体问题,也可以是共同感兴趣的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共同策划,以节假日、双休日为主要的具体活动时间,以某一家庭或几户家庭为主要参与者而组成的自由组合式的大小群体,把大自然及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活动场景,以拓展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空间为主要目的,让家长、孩子体验、感受愉悦活动氛围,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而开展的各种有益活动。
 
    二、“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的产生
 
    此活动最初来源非常单纯,教师和家长针对几个孩子的交往问题共同组织了由几个家庭参与的拜年活动,通过电话拜年、上门送贺卡、网上信息传递等活动,大大增加了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述,也学会了一些交往的礼节,既感受到一份关爱与被关爱的快乐亲情,同时也赢得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友情,在城市化发展趋向更加急剧的今天,给不少现代家庭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引起了一些轰动效应,影响颇大,故此,家长们纷纷要求在双休日能拓展类似的交流活动,并和孩子一起积极参与。随着活动开展的逐步深入,“快乐双休,快乐体验”这样一个活动名称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经过边实践边完善,在家园共育中发挥的效应也愈加明显。
 
    三、“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的特点
 
    (一)问题和需求是核心
 
    开展“快乐双休,快乐体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园的共同合作解决来自于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升综合素养,如语言表述、人际交往、情感需要、能力展示、氛围营造等。敏锐把握班级孩子特点和家长需求是开展“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的必要前提。
 
    教师要注重把握契机,一方面,善于捕捉来自家长的需求反应和把握好班级孩子的一些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适时提出切合实际、富含操作性的策略、建议,通过共同商讨,生成多样性的主题活动。如在双休活动素材的开发上充分利用了身边的环境资源,即在内容选择上定位在杭州本土资源开发和挖掘,如围绕杭州的四季风光、名优特产和历史文化挖掘适合3~6岁孩子学习的富有教育价值的本土内容。
 
    (二)自由宽松的家庭式氛围
 
    我们在实施中强调在浓烈的家庭的氛围中进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快乐、轻松,一种爱的情感的渗透和影响,与原汁原味的家庭氛围相比,“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的范围更宽泛,不仅仅有更多的组织者、参与者,而且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更深入的活动含义,它就像是一个温馨、舒适的栖息港湾,给人一种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充分注重活动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多重性、体验感受的愉悦性、氛围的有机相容性、主体内容的延伸性等等。这种活动内容、形式与幼儿园内开展的有一定的互补性,不但能拓展大家生活、学习和游戏的空间,而且能让孩子、家长、教师充分发挥内在潜能。
 
    (三)教师和家长同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关于这一点,也是实施《纲要》以来,给我们带来的新的理念。在“快乐双休”开展的过程中,这一理念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共同建构活动
 
    在“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探究的过程中,一改习惯了教师指挥、家长配合的做法,强调“建构”、“互动”和“合作”,和家长共同建构活动,提出具体方案。整个活动中,教师和家长是活动共同发起者。如:包括主办的家庭、活动的时间、活动的计划、安排,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等。
 
    ◆共同实施教育
 
    在“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真正成为了合作伙伴了,人人都是教育者,使教育产生了更大的效应,促进了幼儿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合作,提升了共育水平。如活动过程中家长始终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参观岳庙、共同欣赏桂花、共同制作树叶标本、共同观察发现西湖的美景等,在活动过程中,家长更多的是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并反思调整下一活动的实施策略和实施要求,教师给家长更多的创新空间,充分发挥家长的智慧和自身的职业优势。

[1] [2]  下一页


标签:幼儿教师文档教师文档,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管理 - 幼儿教师文档

《快乐双休 快乐体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