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大耳兔兔 - http://www.daertutu.com !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

[10-15 21:15:10]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蒙氏教育   阅读:9380

概要:能在日后的发展 中显示出我们所描绘的那些能力:自发性的纪律、持续快乐的工作、乐于助人而且同情别人。 每天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便准备好教室的环境:教具柜上的工作摆放整齐幼儿用品收拾妥当随时等待着孩子来探索。唯有预备好的环境在一天的作息中顺畅运作。等幼儿入园后。我们只需要静静的坐在那里“帮”孩子,等待着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服务。 (2) 适当的参与和指导:当幼儿全神贯注的工作时,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来判定是否参与幼儿的活动,从幼儿对活动感兴趣的态度上来判定是否介入幼儿的活动。 老师用喜悦的表情、愉快的声调在孩子当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使孩子们喜爱老师,使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变成对幼儿的鼓励和关爱。对那些干扰别人的幼儿以关爱的态度来干预他的行为,他会从心里感到惊奇,从心里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顺从老师的做法,久而久之便从内心形成良好的行为。 (3) 观察和倾听:当幼儿对教室里的某一教具感到兴趣时。 我们不要以任何的方式干扰他。因为这专注的情境开始时是那么脆弱细致,而且很容易消失,即使他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老师也要等待他的召唤,如果擅自介入他的活动中孩子便会没有了克服困难的专心工作态度。 最好的办法是当做小朋友不在教室里而全心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http://www.daertutu.com

    同时执行常规时,教师要用正面引导语言,如告诉幼儿“在教室里不许大声喊叫”,不如告诉孩子“在教室里面都要小声交谈,以免影响别人”。

三、教师的工作

    1、教师的角色:蒙台梭利主张3—7岁的幼儿的教育不是以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为主,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关心、鼓励启发诱导和帮助下致至于自我活动,从活动中获得实际知识和教育,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

    蒙台梭利教室里的教师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畅游其中,逐渐领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能主动的去探索世界,去学习和建构与自己的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帮孩子”而不是“替”孩子,把教师的要求真正转化为孩子的需要。

    2、教师的任务

    (1)  尽心维护学习环境:蒙台梭利在《幼儿的心智》一书中提到:唯有在环境的补助下,“正常化的”儿童才能在日后的发展 中显示出我们所描绘的那些能力:自发性的纪律、持续快乐的工作、乐于助人而且同情别人。

    每天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便准备好教室的环境:教具柜上的工作摆放整齐幼儿用品收拾妥当随时等待着孩子来探索。唯有预备好的环境在一天的作息中顺畅运作。等幼儿入园后。我们只需要静静的坐在那里“帮”孩子,等待着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服务。

    (2) 适当的参与和指导:当幼儿全神贯注的工作时,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来判定是否参与幼儿的活动,从幼儿对活动感兴趣的态度上来判定是否介入幼儿的活动。

    老师用喜悦的表情、愉快的声调在孩子当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使孩子们喜爱老师,使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变成对幼儿的鼓励和关爱。对那些干扰别人的幼儿以关爱的态度来干预他的行为,他会从心里感到惊奇,从心里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顺从老师的做法,久而久之便从内心形成良好的行为。

    (3)  观察和倾听:当幼儿对教室里的某一教具感到兴趣时。

    我们不要以任何的方式干扰他。因为这专注的情境开始时是那么脆弱细致,而且很容易消失,即使他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老师也要等待他的召唤,如果擅自介入他的活动中孩子便会没有了克服困难的专心工作态度。

    最好的办法是当做小朋友不在教室里而全心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倾听,并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纪录以作为和家长共同做决定时的参与依据。在这过程中还要把幼儿当作是有能力的个人,同时创造一些活动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展开想像。

    蒙台梭利说过: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的生命发展得更完美。教育不止只在于孩子脏了帮他洗或帮助他穿着整齐,而是孩子要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时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尽的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


上一页  [1] [2] 


标签:蒙氏教育什么是蒙氏教育大全,蒙氏教育理念早期教育 - 蒙氏教育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