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与角
概要:,对于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来说是锻炼脑筋的好机会. 例1 已知:AB∶BC∶CD=2∶3∶4,E,F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且EF=12厘米(cm),求AD的长(如图1-6). 分析 线段EF是线段AD的一部分,题设给出了EF的长度,只要知道线段EF占全线段AD的份额,就可求出AD的长了. 解 因为AB∶BC∶CD=2∶3∶4,E是AB中点,F是CD中点,将线段AD 9等分(9=2+3+4)且设每一份为一个单位,则AB=2,BC=3,CD=4,EB=1,CF=2.从而 EF=EB+BC+CF=1+3+2=6, 例2 在直线l上取 A,B两点,使AB=10厘米,再在l上取一点C,使AC=2厘米,M,N分别是AB,AC中点.求MN的长度(如图1-7).
线段与角,http://www.daertutu.com线段与角是初中平面几何中两个非常基本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明做作业需要买一些文具.在他家的左边200米处有一家文具店,他从家出发向文具店走去,走到一半发现忘了带钱,又回家取钱买了文具后回到家中.问小明共走了多长的路程?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设有电梯,人们上楼一般都乘坐电梯,你想过吗,设计电梯与线段的什么性质有关?
钟表是大家熟悉的计时工具,你可曾观察过在2点到3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90°角?
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出许多与线段和角有关的问题,不少问题很有趣,也颇费脑筋,对于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来说是锻炼脑筋的好机会.
例1 已知:AB∶BC∶CD=2∶3∶4,E,F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且EF=12厘米(cm),求AD的长(如图1-6).
分析 线段EF是线段AD的一部分,题设给出了EF的长度,只要知道线段EF占全线段AD的份额,就可求出AD的长了.
解 因为AB∶BC∶CD=2∶3∶4,E是AB中点,F是CD中点,将线段AD 9等分(9=2+3+4)且设每一份为一个单位,则AB=2,BC=3,CD=4,EB=1,CF=2.从而
EF=EB+BC+CF=1+3+2=6,
例2 在直线l上取 A,B两点,使AB=10厘米,再在l上取一点C,使AC=2厘米,M,N分别是AB,AC中点.求MN的长度(如图1-7).
分析 因为是在直线上取C点,因此有两种情形:C点在A点的右侧或C点在A点的左侧.
解 若C点在A点的右侧(即在线段AB上).因为AC=2厘米, N为 AC中点,所以 AN=1厘米;又 AB=10厘米,M为AB中点,所以AM=5厘米.则
MN=AM-AN=5-1=4(厘米)(如图1-7(a)).
若C点在A点的左侧(即在线段BA延长线上),此时
MN=NA+AM=1+5=6(厘米)(如图 1-7(b)).
线段的最基本性质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前面所提到的高层建筑所设电梯的路线,就是连接两层楼之间的线段,而楼梯的路线则是折线,电梯的路线最短.
例3 如图1-8所示.在一条河流的北侧,有A,B两处牧场.每天清晨,羊群从A出发,到河边饮水后, 折到B处放牧吃草.请问, 饮水处应设在河流的什么位置,从A到B羊群行走的路程最短?
分析 将河流看作直线l(如图1-9所示).设羊群在河边的饮水点为C',则羊群行走路程为AC'+C'B.设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A',由对称性知C'A'=C'A.
因此,羊群行走的路程为
A'C'+C'B.
线段A'C'与 C'B是连结点A'与点B之间的折线.由线段的基本性质知,连结点A'与点B之间的线中,线段A'B最短.设线段A'B与直线l交于C.那么,C点就是所选的最好的饮水地点,下面我们来说明这一点.
解 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B,A',并设线段BA'与l交于C.设C'是l上不同于C的另外一点,只要证明
AC'+C'B>AC+CB ①
即可.
利用线段基本性质及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性知
AC'=C'A'及 CA=CA',
所以
AC'+C'B=C'A'+C'B,
AC+CB=CA'+CB=A'B.
而C'A'与C'B是连结A',B的折线,而A'B则是连结这两点之间的线段,所以
C'A'+C'B>A'B=A'C+CB=AC+CB,
www.daertutu.com从而①成立,即选择C点作为羊群的饮水点,羊群的行程最短.例4 将长为10厘米的一条线段用任意方式分成5小段,以这5小段为边可以围成一个五边形.问其中最长的一段的取值范围.
分析 设AB是所围成的五边形ABCDE的某一边(图 1-10),而线段BC,CD,DE,EA则可看成是点A,B之间的一条折线,因此,
AB<BC+CD+DE+EA.
如果AB是最长的一段,上面的不等式关系仍然成立,从而可以求出它的取值范围.
解 设最长的一段AB的长度为x厘米,则其余4段的和为(10-x)厘米.由线段基本性质知x<10-x,所以x<5,即最长的一段AB的长度必须小于5厘米.
例5 若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之比是2∶7,求这个角的邻补角.
分析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角的余角、补角及两个角的比的概念,概念清楚了,问题不难解决.
解 设这个角为α,则这个角的余角为90°-α,这个角的补角为180°-α.依照题意,这两个角的比为
(90°-α)∶(180°-α)=2∶7.
分类导航
最新《儿童科普》
- · 人到四十,须防无症状冠心病
- · 洗衣机本身也要洗干净
- · 你的心脏莫“负债”累累
- · 巧用微波炉煎中药
- · 新方法可精准预测乳腺癌复发
- · 生活压力大 乳癌风险低
- · 剔牙最好不用牙签
- · 自我判断胆固醇升高
热门《儿童科普》
- · 小学推借分制 放高利贷?
- · 十大医学突破心脏创可贴将问世
- · 口语提高的秘籍
- · 整式的乘法与除法
- · 少儿科技,不宜过早攻“尖”
- · 英语谚语 500 句
- · 晚开的花朵一样艳
- · 培养儿童的“研究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