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操作指南”
[10-15 21:16:25]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幼儿早期教育 阅读:9623次
概要: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基本上达成共识。下面主要就早期阅读活动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讨论。 一、早期集体阅读的效应 有关研究告诉我们,学前期集体的早期阅读活动至少可以发生三种效应: (l)教师与婴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布兰183;维尔,1994) (2)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3)在适合婴幼儿的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某些婴幼儿阅读的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莫拉,1986) 二、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吗? 在早期阅读问题上,早期识字问题历来是不可回避的敏感问题。在学前期开展早期阅读有否可能性和必要性?它与早期识字的关系如何?历来是幼教同仁持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不乏反对者,也有赞成者。 反对者认为:所谓早期阅读实际上就是早期识字,把小学读写任务提前至托儿所、幼儿园,它加重了儿童的负担与压力,甚至助长婴幼儿的厌学情绪。也有人认为:早期阅读主要是提高婴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换言之也就是提供婴幼儿视觉识别并训练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应该避免出现文字识别现象。因为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文字,孩子是很难学习与掌握的
早期阅读“操作指南”,http://www.daertutu.com近年来,早期阅读受到关注,然而由于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趋向一致的认识,导致了早期阅读的种种误区:
■由于正规的阅读(包括成人和中小学生的阅读)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因此,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把早期阅读当做提前开始的对婴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
■ 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学前阶段不必操之过急;
■ 还有人认为,所谓早期阅读就是看图讲述,因而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上常常混为一谈。
人们的种种不同认识,引起我们的思索。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地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婴幼儿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至于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基本上达成共识。下面主要就早期阅读活动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讨论。
一、早期集体阅读的效应
有关研究告诉我们,学前期集体的早期阅读活动至少可以发生三种效应:
(l)教师与婴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布兰183;维尔,1994)
(2)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3)在适合婴幼儿的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某些婴幼儿阅读的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莫拉,1986)
二、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吗?
在早期阅读问题上,早期识字问题历来是不可回避的敏感问题。在学前期开展早期阅读有否可能性和必要性?它与早期识字的关系如何?历来是幼教同仁持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不乏反对者,也有赞成者。
反对者认为:所谓早期阅读实际上就是早期识字,把小学读写任务提前至托儿所、幼儿园,它加重了儿童的负担与压力,甚至助长婴幼儿的厌学情绪。也有人认为:早期阅读主要是提高婴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换言之也就是提供婴幼儿视觉识别并训练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应该避免出现文字识别现象。因为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文字,孩子是很难学习与掌握的。孩子先学说话,大了以后再教他认字读书。若孩子尚不会几句话,父母或成人是断然不会教他识字的。
赞成者认为:早期识字势在必行、因为婴幼儿已经具备识字的生理、心理机制,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证明,婴儿在没开口说话之前,能够教会他们认识和分辨约200个汉字。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观点是,早期阅读应当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内容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内容与方式,有些托儿所和幼儿园大批地、正规地组织婴幼儿识字是不足取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不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内容。但是,有些老师在组织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故意回避文字的接触是愚蠢的做法。换言之,早期阅读决不等同于早期识字。
三、早期阅读应何时开始?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两个月大的婴儿即能分辨不同形状的物体与图案,而且对诸如人脸、靶心图等既和谐又相对复杂的图形尤为偏爱。此外,婴儿在四个月左右就能区分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看来,幼小的婴儿具有一个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界,之所以能够进行如此精细复杂的分别,并非因为他们具有对图案或面孔的特征进行这样那样分析比较的才能,而是,由于他们在反复观察的过程中,把整个图案或面孔的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心理学家把这种掌握事物的方式叫做模式识别,并认为三四岁以前是发展的模式时期,此阶段婴幼儿模式识别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成人的想象。依据这一思路,进行早期阅读向婴幼儿灌输某些今后有用的、有价值或难度较大的书面语言知识和行为模式,是极其必要的。
另外从大脑皮层言语中枢的成熟和机能定位来看,阅读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央回后部,即顶叶枕叶颞叶交界处的角回,从脑皮层的发育顺序看应在说话中枢之前基本发育成熟。新近的有关研究也证明,儿童掌握字形与实体的联系比掌握语音和实体的联系更为容易。此时的婴幼儿虽然还不能分析、理解和领会,但却能够把一切事物及相关因素都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接受下来并印在神经网络里。汉字能早期识别,其道理就在于此。心理学家已经用实验证明婴儿开始说话之前就能学习认字。
因此,我们认为,婴儿月龄为2个月时,即可以进行适宜的阅读教育,可以赶在反抗期前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四、早期阅读读什么?
早期阅读中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内容的过程。
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早期阅读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不仅丰富和扩展婴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使他能够在书中再认出他已经熟悉的事物,也能够使他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丰富应有的词汇,提高对于语言理解能力的现实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有利于婴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1、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从学前儿童认识的特点出发,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一般而言,图书是书面语言的载体,但学前阶段儿童阅读的图书是由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构成的,具有图文并茂的独特内容。
同时,图书中的文字具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规律可循,能帮助婴幼儿形成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从这样的特点考虑,学前儿童接触的图书应是他们已有概念的文字代码,即书面语言能够即刻引起他们接通口头语言以及表征意义的联想,这样也有利于幼儿逐渐认识到书面语言的表意性质。另外,学前儿童接触到的图书应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要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婴幼儿注意的干扰;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标签:幼儿早期教育,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大全,幼儿早期教育网,优生优育 - 幼儿期 - 幼儿早期教育
上一篇:全方位呵护,培养聪明宝宝
《早期阅读“操作指南”》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最新《幼儿早期教育》
- · 思考数学的7个机会
- · 感受色彩的变化和神奇
- · 生活中的“爱国课”
- · 2-3岁幼儿早早教方案
- · 培养小画家,父母困惑多
- · 逆向思维,聪明翻倍
- · 两岁多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注重哪些方
- · 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
热门《幼儿早期教育》
- · 让宝宝爱上阅读
- · 小测试,让宝宝的智慧露个脸
- · 童年,需要体验什么
- · 宝宝学英语,千万不要逼
- · 拥有一颗会玩的心
- · 阅读是种快乐,不是修行
- · 和孩子蹦蹦跳跳一起玩音乐
- · 儿童诵“经”能促进记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