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促美——对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记录
概要: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观察目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情感参与绘画活动。观察对象:张文韬 男 5岁观察时间:集体活动时 自选活动时 小组活动时观察地点:中一班 活动室观察实录:(一):集体活动时,老师拿出一张范画,介绍今天画“我的生日蛋糕”,并从整体布局到线条构图到色彩渲染一一示范,然后,孩子们开始依葫芦画瓢。张文韬拿着笔和纸紧张地比划着,半天不敢下笔。两分钟后,他开始左顾右盼地看同伴作画,还是一脸茫然;他又抬头看看老师的范画,终于下了一笔画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圆,看了看,又用橡皮檫掉了。十分钟过去了,他就一直这样试一试又檫掉地反复了五、六次,终于把纸给檫破一个洞。他无奈地叫着:“老师,我的纸破了。”(二):听说自选活动开始了,张文韬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他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不一会就画了一辆坦克和一架飞机,旁边还有最喜欢的“舒克和贝塔”。一边画,一边叫你来看:“老师,你看,好不好啊。”嘴里问你“好不好”,神情却得意自信。画好后要展示了,噢,忽然想起还可以再添点什么,又跑回去画了。(三):今天的主题活动“特别的我”是以小组活动
以情促美——对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记录,http://www.daertutu.com以情促美——对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记录
背景资料
(一):家长经常说:“老师,我这孩子每天回家不愿意画画,一叫他拿笔画,他就哭,这可怎么办?”
家长经常问:“老师,我这孩子每天回家拿着笔乱涂乱画,不知画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作业栏上贴的画怎么与老师的画一点也不象?”
(二):绘画这一艺术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在这活动中,包含着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复杂情感。在成人眼中,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的状况十分普遍。其实,幼儿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以及幼儿对美好的向往和表现欲望,才是幼儿绘画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动力。
(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观察目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情感参与绘画活动。
观察对象:张文韬 男 5岁
观察时间:集体活动时 自选活动时 小组活动时
观察地点:中一班
活动室
观察实录:
(一):集体活动时,老师拿出一张范画,介绍今天画“我的生日蛋糕”,并从整体布局到线条构图到色彩渲染一一示范,然后,孩子们开始依葫芦画瓢。张文韬拿着笔和纸紧张地比划着,半天不敢下笔。两分钟后,他开始左顾右盼地看同伴作画,还是一脸茫然;他又抬头看看老师的范画,终于下了一笔画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圆,看了看,又用橡皮檫掉了。十分钟过去了,他就一直这样试一试又檫掉地反复了五、六次,终于把纸给檫破一个洞。他无奈地叫着:“老师,我的纸破了。”
(二):听说自选活动开始了,张文韬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他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不一会就画了一辆坦克和一架飞机,旁边还有最喜欢的“舒克和贝塔”。一边画,一边叫你来看:“老师,你看,好不好啊。”嘴里问你“好不好”,神情却得意自信。画好后要展示了,噢,忽然想起还可以再添点什么,又跑回去画了。
(三):今天的主题活动“特别的我”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的。老师提供了一张大白纸,提出每人可以在纸上任选一个位置画出自己的头部特征,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张大“照片”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刻受到大家的欢迎,小组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商量布局、排列每人的位置、决定绘画的先后次序等等。张文韬在小组中被安排在第一排先画,他拿起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说:“这是我的头。”然后他继续创作,不一会,他的头像完成了,头发特别夸张,他却认为自己画得很象,还兴致勃勃地与同伴交流:这是谁,那是谁?这是头发,那是鼻子等。
观察分析:看到实录(二)的情景,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了,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并努力尝试最完善的表现方法,这就是孩子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这说明幼儿已有了要表现美的愿望及粗浅的鉴赏美的能力,有一种努力表现和希望得到肯定的积极情感,这与实录(一)中不得不按老师的画去模仿的不愉快不愿意的绘画相比,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来也更投入。因为从一开始,幼儿就是自愿的,教师在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表现,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画是美的,是宝贵的,因为他的画中表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就如同成人在欣赏画时,除了欣赏美的形象、丰富的色彩变化之外,还常要了解这幅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作画意图等,它是包含在画面中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在实录(三)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平等的互动平台,幼儿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所以他才能性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还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印象最深的部位,这也是一种创造,因为没人要求他这样画,而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
这过程中,其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同时,通过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自选活动中幼儿绘画行为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小组活动和自选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更有利于幼儿富有个性地创造和表达。
既然有情感投入的绘画与无情感投入的绘画在本质上有着这么大的区别,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创设良好和谐的活动环境。
幼儿对情感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往往是自发地对教师的模仿、认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重点和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往往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同时要打破集体教学的模式,避免
整齐划一的“一刀切”,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自选活动等形式,并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二、开扩幼儿眼界,积累创作经验。
绘画这一艺术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在这活动中,包含着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复杂情感,要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机能,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包括身边的好人好事,自然界的变化,马路上的建筑等,还可以让幼儿欣赏年画、剪纸、雕塑等,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情感积累,才能使表现手法更准确、形象。
《以情促美——对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最新《幼儿园观察记录》
- · 游戏观察记录
- · 民间游戏“螃蟹抱蛋“的演变
- · 爱护小草
- · 观察随笔:交往游戏
- · 小男孩的友谊
- · 拥有一颗童心 走进孩子的世界
- · 我累了
- · 我是聪敏宝宝
热门《幼儿园观察记录》
- · 我是怎样作观察记录的
- · 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
- · (踩影子)游戏观察记录
- · 搭长城
- · 区角游戏观察记录
- · 游戏观察记录表
- · 爱护小草
- · 幼儿观察记录的若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