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安全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概要: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幼儿园3-6岁幼儿、教师、家长各方面的调查,结合观察,发现安全问题与隐患,从而探讨加强幼儿安全保护工作的措施、教育途径。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目标 探究导致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现安全问题与隐患,帮助幼儿园制定安全规范制度,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二)研究内容 1、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2、研究3-6岁幼儿活动自护能力,身体自护能力,意外伤害自护能力,心理自护能力的现状。 3、研究教师、家长对幼儿安全意识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途径及方法。(三)研究方法、对象与时间(略) 三、研究过程 (一)调查与分析 经过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幼儿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事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幼儿园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硬件上:用具用品放置不当,玩具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房屋建筑不适合幼儿活动。软件上:新教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能力差,门卫管理疏漏,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第二、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大脑对身体动作变化不能作出相应的灵活反映。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比如,奔跑中看见小朋友迎面而来不会躲闪,不知道在滑梯
关于幼儿安全问题的思考与研究,http://www.daertutu.com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明确指出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纲要》之所以将安全检查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安全是人发展之本,没有生命或生命质量差就谈不上人的发展;二是近年来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在安全问题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就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究导致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帮助幼儿园制定安全规范制度,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幼儿园3-6岁幼儿、教师、家长各方面的调查,结合观察,发现安全问题与隐患,从而探讨加强幼儿安全保护工作的措施、教育途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探究导致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现安全问题与隐患,帮助幼儿园制定安全规范制度,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2、研究3-6岁幼儿活动自护能力,身体自护能力,意外伤害自护能力,心理自护能力的现状。 3、研究教师、家长对幼儿安全意识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三)研究方法、对象与时间(略) 三、研究过程 (一)调查与分析 经过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幼儿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事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幼儿园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硬件上:用具用品放置不当,玩具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房屋建筑不适合幼儿活动。软件上:新教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能力差,门卫管理疏漏,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第二、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大脑对身体动作变化不能作出相应的灵活反映。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比如,奔跑中看见小朋友迎面而来不会躲闪,不知道在滑梯上推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等。第三、父母错误观念为幼儿安全留下隐患。如为孩子扮“酷”,厚底鞋、紧身裤,有的妈妈为了省钱穿让孩子大了好几号的鞋子,而导致孩子摔跤碰撞,还有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能力缺乏全面了解,让自己孩子上大一年龄班,由于身体发育存在差异而摔伤等等。 (二)研究对策 1、教育管理制度化 作为教育者,尤其是面对这样一群活泼可爱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孩子的幼儿教育者更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看到“安全无小事”不管多累、多忙也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挂在嘴上,处处讲安全。
第一、加强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多看法律刊物,吸取法律知识,加强法律观念。坚决杜绝各类伤亡事故特别是责任事故的发生,在思想上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第二、利用政治学习及家长会上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每位老师学习后写心得体会,张贴在教工之家的园地之中,增强教工及家长对幼儿安全检查的责任心。
第三、上下级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位,采取“一票否决”,与考核、评选、晋级挂勾,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
第四、各班制订安全制度,公布于家长园地中,让家长了解,引起了家长对班级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教师和家长的安全防范及意识,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使责任事故率为零,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五、在游戏、体育活动时,加强配班制度,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紧紧盯住幼儿,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学活动渗透化 (1)调整教学活动,渗透安全课程 首先针对课题实施情况,为确保课题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特别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如体育《小小消防员》、健康《阳台上的安全》、自然《安全标志》、社会《在汽车上》、活动《安全自救演习》。如在语言活动听说游戏“红灯停、绿灯行”中,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在交通安全周活动中,幼儿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进行了展览。老师制定了教学内容、目标,制作了大量的色彩规范、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标志。通过有目的教学,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认识掌握。 (2)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除了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外,在日常中随时随地提醒幼儿的行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非常必要。我们时时处处告诫幼儿不要乱奔乱跑,进园后不得擅自离开幼儿园,进班后不得擅自离开教室;早上来园时教师、家长、医生要检查幼儿的口袋,防止幼儿将危险物品,如珠子、小刀、剪刀、小捧等放在口袋里,发生危险事故;提醒幼儿不要从家中带食物吃;不让幼儿做超过自身能力的事,勿让幼儿端热汤、热菜、热水,开饭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事故;对情况特殊的幼儿予以必要的照顾,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如水痘、红眼病,并做好其他幼儿的预防工作。 户外、课间、餐后、离园活动存在着很多幼儿安全的隐患,更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以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安全隐患处处存在,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从而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案例(1):一天下午户外活动时,小朋友自己选择大型玩具玩。杰杰不想玩跷跷板了,但他没有跟别人说,自己就把腿迈了过来了,而他的手又没有扶好,结果从跷跷板上摔了下来。 反思:户外活动,特别是在玩大型玩具时,事故很容易发生。我们一定要提前教给孩子正确的玩法,比如抓紧、扶好玩具,不要拥挤和相互推拉。此外,平时多带孩子玩一些锻炼协调性的游戏,让他们学会控制好自己的身体。 案例(2):午餐后,保育员老师擦完地,孩子们散步回教室,跑着去上厕所,森森小朋友不小心脚下一滑,嘴角磕在瓷砖的角上,流了血。 反思:地面湿,孩子很容易滑倒。活动室、盥洗室、是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提醒孩子室内不奔跑,洗手时不玩水,洗手后及时在水池内甩尽手上的水,并檫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配合教学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寻找描绘“安全标记”,自制“安全棋谱”。通过相互交流、讲解,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还增加了活动的乐趣,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增强了幼儿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及对自救、自护技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