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暑热症
概要: 夏季到了,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所有检查均正常。孩子大量喝水,尿多,身上热焦焦,火溜溜,无汗、面色少华,中医有“发枯色瘁”的描述。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通常诊断为暑热症,也称夏季热。 该病是由于小儿体质虚弱,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从而出现散热功能障碍造成的。 该病发病期间,首先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口服不必静脉点滴,给予充足的易吸收的营养食品,多种维生素,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退热剂。 中医治疗该病历史悠久,辨证不复杂。 1、宝宝舌质红、少苔,呈阴虚现象的用养明清热法:知母10克,黄柏10g,生地20克,石膏15-3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甘草10克。 2、舌质淡,呈气虚现象的,用甘温除热法:太子参20克,黄芪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知10克、麦冬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 上述方药,一帖煎两汁,合并后分两天温服。可连服1-2周。 此外,温水擦身,每日2-3次,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同时使汗腺活跃,有利散热。 应该加强护理,不要受冷,避免继发感染。
治疗小儿暑热症,http://www.daertutu.com 夏季到了,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所有检查均正常。孩子大量喝水,尿多,身上热焦焦,火溜溜,无汗、面色少华,中医有“发枯色瘁”的描述。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通常诊断为暑热症,也称夏季热。
该病是由于小儿体质虚弱,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从而出现散热功能障碍造成的。
该病发病期间,首先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口服不必静脉点滴,给予充足的易吸收的营养食品,多种维生素,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退热剂。
中医治疗该病历史悠久,辨证不复杂。
1、宝宝舌质红、少苔,呈阴虚现象的用养明清热法:知母10克,黄柏10g,生地20克,石膏15-3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甘草10克。
2、舌质淡,呈气虚现象的,用甘温除热法:太子参20克,黄芪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知10克、麦冬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
上述方药,一帖煎两汁,合并后分两天温服。可连服1-2周。
此外,温水擦身,每日2-3次,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同时使汗腺活跃,有利散热。
应该加强护理,不要受冷,避免继发感染。
《治疗小儿暑热症》相关文章
最新《幼儿用药须知》
- · 给幼儿使用抗生素需谨慎
- · 这几种药不能研碎服
- · 早产儿可以注射安定吗?
- · 为何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 · 慎用庆大、卡那霉素等抗生素
- · 紫药水的使用也需谨慎
- · 都是板蓝根惹得祸
- · 婴儿药害不仅来自服药
热门《幼儿用药须知》
- · 大剂量维C可预防感冒
- · 小宝宝补钙过量会危害很大
- · 给宝宝使用抗菌素的科学
- · 如此误区要避免
- · 预防破伤风用药有讲究
- · 儿科常用的五种中成药
- · 小儿发烧不要光顾着帮孩子退热
- · 没病不要乱补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