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运用肢体进行美术活动
概要:手套。这让我想起,孩子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手的变化来塑造出更多的内容呢?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可以手拿笔来画,而且还可以利用手脚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变化来进行美术创作。因为孩子是喜欢动的,将比较枯燥的美术活动与游戏、肢体动作结合起来,更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通过实践,我觉得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循序渐进性原则。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日益丰富,幼儿美术的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出现了各阶段不同的低起点,同时要设定与之想适应的高落点,每个活动的高落点都应该成为下个活动的低起点。幼儿的新一轮学习都要在上一轮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 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时,我先从手的变化开始,再延伸至手臂、脚等,步步深入;在绘画工具的选用上,我先让幼儿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在纸上,再让他们在手臂上着色,最后直接在地面上作画。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不仅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而且还能让他们一直保持“新鲜度”,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低起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的高落点也会随着低起点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教师要充分把握不同阶段幼儿的低起点,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2、内容的多样性原
培养幼儿运用肢体进行美术活动,http://www.daertutu.com正文: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以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幼儿园中,美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被广大的幼教工作者接受并运用。通过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力。
进行美术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教师出示范画后请幼儿临摩,并添画上与所画内容有关的一些景物;或是由教师命题,幼儿根据以往的绘画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进行主题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也是种类繁多,有水粉笔、油画棒、水粉、铅画纸、毛边纸等等。这些绘画形式都是请幼儿将作品反映在纸上,运用一些绘画工具来进行的美术创作。
在区角活动的美术角里,我经常会看到有些小朋友将自己的手印留在纸上,然后在手印里面涂上各种颜色画成一只只小手套。这让我想起,孩子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手的变化来塑造出更多的内容呢?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仅可以手拿笔来画,而且还可以利用手脚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变化来进行美术创作。因为孩子是喜欢动的,将比较枯燥的美术活动与游戏、肢体动作结合起来,更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通过实践,我觉得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循序渐进性原则。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日益丰富,幼儿美术的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出现了各阶段不同的低起点,同时要设定与之想适应的高落点,每个活动的高落点都应该成为下个活动的低起点。幼儿的新一轮学习都要在上一轮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
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时,我先从手的变化开始,再延伸至手臂、脚等,步步深入;在绘画工具的选用上,我先让幼儿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在纸上,再让他们在手臂上着色,最后直接在地面上作画。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不仅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而且还能让他们一直保持“新鲜度”,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低起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的高落点也会随着低起点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教师要充分把握不同阶段幼儿的低起点,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
2、内容的多样性原则。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的时候,我选择了手、手臂、脚等几样幼儿熟悉且容易表现的身体部位,并提供了多种绘画工具,如;纸、油画棒、水粉、水彩笔等,根据季节特点安排幼儿在不同的场地上进行绘画。可以直接画在纸上,也可以直接画在手上,更可以光脚丫在地上作画。让幼儿进行作画的内容也很广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给幼儿尽可能少一点的束缚。
3、游戏性原则。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这个宗旨,我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起来。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
衡,他具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他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跟学。而在让幼儿进行肢体创作的时
候,我让他们先自己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地启发和引导他们,这样孩子们头脑中的形态也会随之清晰起来。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时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画什么或者画的东西象什么,教师的参与可以帮助幼儿的创作更具有目的性,也更能够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挥。
4、正面评价性原则。
当幼儿在创作完一样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补强法则”的及时运用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什么是补强法则呢?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作了这样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多伯森认为语言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最有力的原动力。
我认为将“补强法则”运用于创造性美术活动,能极大地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幼儿创作热情,树立自信,为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铺平道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形态时,我会用比较夸张的语调和体态动作对其加以肯定,同时再提出他的不足之处,让他的作品更加完美。孩子在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之后,创作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为下一次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但要注意的是,滥用“补强”则会使“补强”贬值。无论在活动进行过程中
还是最后的讲评中;无论幼儿画得怎样都采用“补强”的方法:“你瞧,画得真好!”、“画得太象了!”、“你很动脑筋”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鼓励幼儿的积极性,但是时间长了幼儿也不会感到满足。我们不能忽视美术活动本身所孕育的审美教育,在让幼儿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要通过活动来提高
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
要组织幼儿进行这种绘画活动,我认为还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从幼儿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出发,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幼儿设置小步递进的阶梯,帮助幼儿不断克服障碍,获得成功的经验。
幼儿的美术创作要由几个要素构成,即:色彩、造型、构图等。这是幼儿在学习新的美术创作活动时必须要具备的几个元素。小班幼儿由于受到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绘画水平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构图和着色,对美术创作没有概念,特别是小班上学期的幼儿,他们的绘画目的就是在纸上随意涂画。因此,在小班开展此项活动是不太合适的。进入中班后,幼儿在理解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特别是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他们的绘画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对生活周围的事物也存有很大的好奇心,这就给他们的美术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才能让幼儿操作此类活动,同时也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培养幼儿运用肢体进行美术活动》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最新《幼儿园音乐舞蹈》
热门《幼儿园音乐舞蹈》
- · 浅谈民族吹管乐器对孩子的影响
- · 浅谈音乐活动中兴趣的培养
- · 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探索
- · 组织开展艺术活动的几点体会
- · “艺术领域中的新(纲要)解读”的点滴
- · 音乐欣赏教育探索
- · 幼儿舞蹈的特点
- · 如何让幼儿喜欢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