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大耳兔兔 - http://www.daertutu.com !

拟人化教育对小班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04-28 00:34:27]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幼儿园教育探索   阅读:9948

概要: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孩子的自觉行为。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和美感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橡皮泥,纵是最顽皮的孩子要是一接触到橡皮泥,也会顷刻变得非常安静,橡皮泥在幼儿的揉,搓,捏,压中如同变魔术般变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但每玩一次橡皮泥,盒中就会缺好多,许多孩子把橡皮泥偷偷地带回家。虽然,每次都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幼儿园的橡皮泥是给大家一起玩的,是 幼儿园的,不能拿走。但效果不好,仍然有许多小朋友把它拿回家。于是,我改变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不再象往常一样进行批评教育。一天,在小朋友离园前,针对孩子们急着想回家的心理,我先用拟人化的口气,着急的口吻对他们说:“美工区的橡皮泥妈妈,这几天特别着急,她的宝宝不见了。”说到这,孩子们纷纷被我所吸引,一脸的困惑,见此,我觉得教育的契机来了,便接着往下说,“橡皮泥妈妈的孩子是在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侯不见的,到现在还没回家,妈妈都要急哭了,哪个小朋友看见橡皮泥宝宝的,赶快送它回家,它要找不到妈妈,也要哭了。煽情的话语引来短暂的一片寂静,“老师,橡皮泥宝宝在伟伟那儿。”

拟人化教育对小班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http://www.daertutu.com
www.daertutu.com我发现飞飞站在动植物角的一旁,在自言自语,我轻轻走进一听,原来他在和那里的乌龟“对话”呢,“乌龟宝宝你有妈妈吗?你有好朋友吗?我能和你做好朋友吗……”看到这,我连忙一边把耳朵凑近乌龟,一边告诉飞飞,乌龟宝宝在和老师说悄悄话,我的动作和表情一下子吸引了他,接着我转换了角色,以他喜欢的乌龟的口吻告诉他,“‘我’喜欢飞飞,愿意与他成为好朋友。”“真的吗?太好了!”这个时候飞飞脸上兴奋的表情,愉悦地动作是我从未见过的,我继续以乌龟的身份与之交流,于是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谈话。在以后我也经常转换角色,以其它他所喜欢的事物并将之拟人化,与飞飞谈心。久而久之,他开始喜欢和我说话,也愿意与其他幼儿交谈,我看到飞飞的心灵之门在慢慢敞开,性格也在慢慢变得活泼。

二、 拟人化的教育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孩子的自觉行为。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和美感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橡皮泥,纵是最顽皮的孩子要是一接触到橡皮泥,也会顷刻变得非常安静,橡皮泥在幼儿的揉,搓,捏,压中如同变魔术般变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但每玩一次橡皮泥,盒中就会缺好多,许多孩子把橡皮泥偷偷地带回家。虽然,每次都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幼儿园的橡皮泥是给大家一起玩的,是

幼儿园的,不能拿走。但效果不好,仍然有许多小朋友把它拿回家。于是,我改变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不再象往常一样进行批评教育。一天,在小朋友离园前,针对孩子们急着想回家的心理,我先用拟人化的口气,着急的口吻对他们说:“美工区的橡皮泥妈妈,这几天特别着急,她的宝宝不见了。”说到这,孩子们纷纷被我所吸引,一脸的困惑,见此,我觉得教育的契机来了,便接着往下说,“橡皮泥妈妈的孩子是在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侯不见的,到现在还没回家,妈妈都要急哭了,哪个小朋友看见橡皮泥宝宝的,赶快送它回家,它要找不到妈妈,也要哭了。煽情的话语引来短暂的一片寂静,“老师,橡皮泥宝宝在伟伟那儿。”一些孩子更是自觉地把橡皮泥交到了我手里,然后纷纷跑到我身边表示:再也不让橡皮泥妈妈和橡皮泥宝宝分开了,以后不拿橡皮泥回家了。果然,孩子们真的再也没有去拿橡皮泥回家,当个别幼儿忍不住想拿时,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别拿橡皮泥回家,橡皮泥宝宝会想妈妈的。这一教育,不仅使幼儿自觉约束了自己不乱拿橡皮泥的行为,而且激发了小朋友爱护公物的道德感。

将物体拟人化,激发了孩子“泛灵”心理,对小班幼儿的心理影响尤为明显,使孩子把外物同化为自己的心理活动,然后顺应这种心理活动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灵化”了的外物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明显的。

三、 拟人化教育利用属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较容易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使小朋友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幼儿美术作品的讲评一直是我感到最难把握的。孩子作画时处于安静状态,讲评使幼儿活跃起来。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特别是小班的幼儿,老师则应该既满足孩子情绪情感的需要,又达到引导幼儿发展的目的。

我上了一次美术课“画画我灵巧的小手”。在作画的时候,幼儿都很感兴趣,也很专注,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在讲评时,许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别人的画漠不关心,只对自己的画感兴趣。尽管一再提醒,就是不起作用,我想吸引孩子,便要投其所好,满足他们的需要。见婷婷画的是一张五指分开的画,用小手指的口吻说“婷婷小朋友,她把我画成了一个小树杈,真漂亮,谢谢婷婷。”这句话刚说完,原本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等着我继续说下去。我借题发挥:要是在我身上再帮我画几个苹果就更好了,我就变成苹果树了。“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活动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接着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评价了另

外几位幼儿的画,“雯雯小朋友把我变成了一座山。(五指并拢)”,“真真小朋友把我的兄弟姐妹都分开了(只画了一个或几个手指)”。孩子们哈哈大笑,争先恐后地要来讲评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昕瑶拿起洁洁的作品,用手拟人化的口吻说:“洁洁给我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颜色涂的鲜艳),我可帅了。我要谢谢她。”她的话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短短的一堂课,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讲评的快乐,也让我受益颇多。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勤思考,勤总结,小班幼儿运用拟人化的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抓住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对活动结果发生兴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以兴趣为师,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能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地学。

四、 拟人化教育开启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智能,为幼儿学习母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幼儿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为每位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心理学研究证明:3~6、7岁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而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拟人化教育对小班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对小班幼儿实施拟人化教育时,我发现拟人化教育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他们的发音大都不准确,语言是常用的一些动词和名词,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和副词,也不知道什么表述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如果将拟人化教育也渗透进去,融入到幼儿的语言学习中去,会变得怎样呢?故事,儿歌是提高孩子语音正确率,发展语言,丰富幼儿词汇的一条捷径。讲述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动物故事和儿歌并全部拟人化,孩子的兴致极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幼儿的语言发展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幼儿的语言发展了。山羊公公拄着拐杖慢吞吞地走过来,小兔姐姐高高兴兴地上

幼儿园等,幼儿们畅游在没有界限的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中,拟人化的故事和儿歌延伸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具有童趣的拟人化语言刺激了孩子的想象力。日积月累中他们的词汇量在增加,语言在丰富,句式在多样,想象力在提高。小朋友们越来越爱讲,也变得越来越会说话了,俨然便是一个小小演讲家,无拘无束地表现着他们的个性。孩子们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和所积累的丰富词汇和句式讲述着他们所认知的环境,他们“眼中”的世界。在这个充满童真的世界中,甚至连一些平时不愿讲话的幼儿,也深受熏陶,抵挡不住语言的“魅力”,纷纷接纳,频频使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幼儿园教育探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大全,幼儿园教育笔记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教育探索

《拟人化教育对小班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