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往中教师的地位
概要:也欣然答应老师的要求。可见,学会与幼儿交往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也是做好一名教师必须做到的。但是,作为一名非专业毕业的新教师,可以说以前对学前教育和幼儿心理一无所知,只能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慢慢与幼儿接触,增进对他们的理解,从而处理好与幼儿的关系。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概论》中就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新教师阶段。在这一阶段又分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角色转变时期,也就是在工作的第一年,进入教师角色的开始。由其他行业或师范生或非师范生转变为 教师,必定会产生很多矛盾和不安。这个时期的教师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专业思想问题,产生了不想当老师的念头;因为缺少教育经验和任教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慌乱;因为想先声夺人马到成功的高期望和事与愿违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因为带着对教师职业美好的憧憬和职业热情,受挫后产生失意和反感。其实,只要正视和克服这些矛盾,便能很顺利地渡过角色转变期,以求得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个时期是开始适应期。一般是工作一年后,对学生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同时,新教师自身的矛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对教师职业从开始尝试到有所领悟,职
师生交往中教师的地位,http://www.daertutu.com师生交往中教师的地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发现在与幼儿的交往中,碰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当我因为某个幼儿在某方面做的不好或做错而严厉地批评他时,这时的幼儿往往会产生敌对心理或自卑心理。因为我选择了在不适当的场合和时机用消极的方式处理了一件并不严重的事情。事后我也常与带教老师讨论过这种情况,她给我的意见是试着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和探讨的口吻与犯错幼儿共同解决。并要让他知道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悔改。我按照她给的建议尝试着处理了几件类似的事情。效果果然是天壤之别。从幼儿身上看不出有任何情绪和压力,而且他们也欣然答应老师的要求。可见,学会与幼儿交往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也是做好一名教师必须做到的。但是,作为一名非专业毕业的新教师,可以说以前对学前教育和幼儿心理一无所知,只能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慢慢与幼儿接触,增进对他们的理解,从而处理好与幼儿的关系。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概论》中就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新教师阶段。在这一阶段又分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角色转变时期,也就是在工作的第一年,进入教师角色的开始。由其他行业或师范生或非师范生转变为
教师,必定会产生很多矛盾和不安。这个时期的教师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专业思想问题,产生了不想当老师的念头;因为缺少教育经验和任教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慌乱;因为想先声夺人马到成功的高期望和事与愿违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因为带着对教师职业美好的憧憬和职业热情,受挫后产生失意和反感。其实,只要正视和克服这些矛盾,便能很顺利地渡过角色转变期,以求得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开始适应期。一般是工作一年后,对学生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同时,新教师自身的矛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对教师职业从开始尝试到有所领悟,职业情绪由不安转向稳定,教师职业价值观也开始树立了。
第三个时期是成长期。也就是在工作的第三年和第四年,通常是开始了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寻求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关心教学环境和学校的期望,基本完成了教师角色的适应期。
而我现在正处于第一时期,也就是角色转变时期。我也确实遇到了不少处于这一时期的教师必然面对的问题。记得有一天下午是我的集体活动,活动内容是探索:《马路上的斑马线》。由于就在前两天我们幼儿园举行了一个由中班组负责的大活动:《学做小小交通警》,因此幼儿对斑马线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认识。而我的集体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看图听故事了解“斑马线”的由来和为什么要有“斑马线”。我在课前用数码相机把和故事配套的图片拍了下来储存在电脑里并制作成了幻灯片让幼儿观看。因为我知道他们对观看电脑一向很感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些问题使他们层层递近地一步步引出了“斑马线是怎么来的?”和“为什么要有斑马线?”这两个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原来我以为有了之前的《学做小小交通警》做铺垫再来讨论这两个问题会很容易。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回答问题是很热烈但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到点子上,他们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在兜圈子。我被他们弄的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来收场。最后我也只是大概的总结了一下,这个活动就草草结束了。其实这个活动的效果是我始料不及的。在我准备这个
活动的时候我就认为自己准备的很充分而且也满足了孩子的兴趣应该是会很成功的。但没想到却事与愿违。事后我沮丧了很久。特别是想想自己课前准备的那么充分却没有达到效果,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那天正好我的带教老师有空她也听了我这个活动。给我指出了许多的不足。我回家后也反思、整理了一下,觉的心境豁然开朗了。因为我找到了以后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要在活动中灵活应变幼儿的反应。因为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更何况幼儿的思维是跳跃式的即使你准备的再充分也无法预见活动中可能发生什么你不想看到的情况。所以每次活动中你都要作好充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当然也可以在设计问题时尝试着想一下幼儿可能会如何来回答你。可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就显的非常重要。
那么,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师生交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方法概论》上指出:“师生交往”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一日活动中所形成的人际互动。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心理联系,进行着思想交流、文化传递,所以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干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也许有的人会问:“老师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还要什么交往啊?”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和人交往,只不过对象不同。就像营业员的交往对象是顾客,而老师的交往对象是学生,学生的交往是老师而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方法概论》中就指出教师与学生是彼此关系的创作者,是必需的。他还指出:交往是认知、情感沟通的过程;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是符号交流的过程;是多维度的。可见,师生交往是必需也是必要的。
但是他必定是针对所有教师与学生来说的。而学前教育又比较特殊。毕竟他对孩子有启蒙作用,将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不少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相处中不知道如何来把握自己的地位和角色。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处理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呢?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
幼儿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首先,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成为幼儿的伙伴,倾听幼儿的心声,使幼儿感受平等,感受被尊重;要用温和的目光、微笑、点头、抚摸等给幼儿安慰、鼓励和帮助。在一次区角游戏中我看到夏夏小朋友一个人坐在美工角安静地折手工。而且折了许多不同的手工。我就主动走过去问她:“你这个电话机怎么折出来的呀?能教教老师吗?”她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并问我:“你是老师,你怎么不会折呀?”我微笑着对她说:“老师也有不会的呀,不会的就要向别人学习。”听了我的话,她就像个小老师一样地教我折。还自豪地对其他小朋友说:“你们看,这是我教老师折的电话机。” 这使我认识到,教师与幼儿平等交往,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教师只有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孩子们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其次,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者。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