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04-28 00:38:20] 来源:http://www.daertutu.com 课题报告 阅读:9824次
概要:的基础教育结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等做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展望,他指出,基础学校就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我国不少学者提出,新基础教育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目标和新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多样性,以及新基础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等进行了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基础,特别是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和突破,使学生观和发展观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发展性教学等教育心理思潮在我国传播的速度加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课程教材改革贡献了主体性教学、活动教学、交往教学、合作教学等新的取向。基础教育的课程(包括教材)开发已然呈现新的态势。 九五期间,我们完成了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专家鉴定组的一致好评。鉴定组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题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属首次,具有开创性。"该项研究多种方法并举,加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直
“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http://www.daertutu.com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基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正在更新,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新的基础教育需要新的课程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本课题力图以新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的理念、观念和观点,重新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创新和新的实践模式,开发一套新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教材,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波伊尔博士曾描述了理想的基础学校的图景,他对美国当前和未来的基础教育结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等做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展望,他指出,基础学校就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我国不少学者提出,新基础教育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目标和新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多样性,以及新基础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等进行了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基础,特别是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和突破,使学生观和发展观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发展性教学等教育心理思潮在我国传播的速度加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课程教材改革贡献了主体性教学、活动教学、交往教学、合作教学等新的取向。基础教育的课程(包括教材)开发已然呈现新的态势。
九五期间,我们完成了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专家鉴定组的一致好评。鉴定组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题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属首次,具有开创性。"该项研究多种方法并举,加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直接结合,"提供了课程教材建设的一种有效范式,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该"课题对教材建设史的研究是奠基性的,为研究新世纪中小学课程标准提供了历史借鉴,也为下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鉴定组专家认为该项课题研究 "把这些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21世纪新一轮教材编制和实践之中,推动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良好实际效果。"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了依据,是一项优秀成果。"专家组还"建议十五期间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注意解决好学科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整合和深化"。本课题的设计紧紧围绕专家组的上述建议,对研究的问题做了更明确的分析,并突出研究重点和难点,在深化和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凝结了多年来我国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成果日益丰富,尤其是大量来自学校第一线的案例,(《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案例:点评与分析》即将由我社出版。该书选收了全国约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60个鲜活的素质教育案例。)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和发展,使本研究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九五期间我们已经完成的大量课程教材研究成果;全套更新换代的中小学各科教材;我们在教师培训和教材实验中的收获;等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为研究重点,课题研究始终以新基础教育需要的新课程教材,包括新课程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展开,课题研究将分为两个大的部分:
(一)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创新设计、编制和实验。通过研究,探寻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创新点,例如义务教育各学科创新的开放的课程教材结构体系;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在分科视野下的综合性设计和综合视野下的各科整合设计;主动的、发现的、建构的、体验的学习在课程教材中的设计机制;课程教材设计中的积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等等。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体系的探索、设计和实验。根据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迅速发展的实际,针对普通高中处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特殊地位,通过研究,探寻与义务教育同中有异的高中课程教材设计模式;开放性选择性的普通高中课程教材体系;高中教学管理和评价;高中选修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实验;高中课程教材信息化和交互化的研究;等等。
本课题研究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理论前沿,二是创新设计,三是实践模式。参与课题研究的各子课题都将形成合力,共同在这三个方向努力。为使这三方面的研究得到落实和真正取得成效,本课题相应设立三个研究重点方向:
(一)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发展与课程教材理论创新的研究;
(二) 各学科课程教材设计的创新性与适应性研究;
(三) 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实践运行和评价模式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观点
本研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并服务于实践的课题,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开,因此课题本身在理论探索、实践模式和研究方法上都要创新。
我们认为,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的反思。这样,课程教材的设计和开发将获得新的理论源泉。理论的创新表现在要突破以往旧的课程教材观念的束缚,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学生对课程教材、对学习本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方向和导引。
我们认为,课程教材实践模式的创新表现在将打破以往课程教材设计开发和教学过程相对独立和脱节的模式,将课程教材开发立足于教学实践之中,新课程教材的实施将使课程教材设计编制者和教师形成互动参与的关系,拉近理想课程与实际课程之间的距离。
标签:课题报告,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大全,课题研究报告,教学管理 - 课题报告